有些人能做一番大事業 , 卻最後不能保全自身。一生有說不盡的英雄 , 臨死也有說不出的遺憾 !


   也有不少人信奉簡單的真實 , 理論根據是「身正不怕影子斜」 , 要「本色做人」。


   什麼叫做「本色做人」呢 ? 就是「我是這樣一個人 , 我就這樣活著 , 讓大家看到的我 , 就是真實的我。」在大多數情況下 , 這是一種美德。


   但是 , 因為人是一種社會動物 , 任何行為產生的社會效果 , 不僅在於你怎麼樣 , 而在於你的人造成怎樣一種印象 , 以及此一印象是否與他人的利益、心理等衝突。你不能只考慮自己的「本色」 , 還必須考慮你這顯示本色的行為在別人那裡會有什麼樣的反應。假如你片面理解「本色做人」 ' 就可能給生活惹來的麻煩 , 小則招忌失友 , 大則招來殺身之禍。


   如西漢大臣楊惲 , 廉潔奉法 , 大公無私。後來 , 因被人誣陷而被削官為民。楊惲回家便大肆置辦產業 , 用治理財產來消磨時光。他的朋友給他寫信說 : 「大臣被罷免 , 應當關起門來表示心懷惶恐 , 做出可憐的樣子 , 不應當置辦產業 , 和賓客來往 , 在社會上獲得聲譽。否則 , 你又會惹禍。」他很不服氣 , 照做不改。他沒料到 , 又有人給皇帝上書告發 , 說他生活奢侈 , 毫無悔過之意。最近天上出現日食這種災難景象 , 也是這個人造成的。於是 , 皇帝又下令以大逆不道之罪將他腰斬。

 

 

   楊惲是個十足的好人 , 他自信「身正不怕影子斜」 ,可是卻引來這樣的結局。為什麼這樣呢 ?
   社會心理學有一個概念叫做「傳忌」 , 即傳播的忌諱。「傳忌」關心的正是所謂「影子」-- 即你的行為在別人那裡造成的印象。假如你片面理解「本色做人」 , 不顧及自己的做法在別人那裡造成的印象 , 小則招忌失友 , 大則招來殺身之禍。

 

 


----------節自莊子的智慧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ple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